当前位置: > 展馆动态 > 展馆快讯

临川文化之勤廉篇|辞高丽土产

时间:2023-01-03 15:11:21


曾巩一直非常关注大宋和高丽的邦交及贸易往来情况,熙宁三年曾巩就注意到旧史所记载的高丽国国君的变更及其世系情况不清楚,请宋神宗派大臣向到访的高丽史臣询问,以厘清谬误,知己知彼,利于邦交。现在他知明州,作为大宋与高丽最重要的登陆口岸所在地的知州,促进两国的邦交与贸易,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之一了。 


然而,这一天,当曾巩调研与高丽使臣往来的相关礼仪时,他大吃一惊。曾巩了解到高丽国进奉使从明州登陆进入大宋后,沿途各州须送礼物给知州和通判,他的心里很不平静。晚上,他坐在灯下,反复斟酌,决定向皇上写一封信,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他想到今天上午,在翻阅明州文案时,看到“接送高丽使副仪”中有一项规定:高丽国使者进入大宋所经州郡,须送知州、通判土特产。曾巩继续翻阅之前的档案,他查阅到“熙宁六年高丽国进奉有使副,送明州知州、通判土物,共估钱二百贯以上九十九陌”,“熙宁五年及九年,有进奉使,无副使,送明州知州、通判土物,共估计价钱一百贯以上九十九陌”。曾巩想,从明州到京城,须经过十多个州郡,这一路送过去,耗资不小,高丽蛮夷小国,以其财力难以承受啊。 


曾巩想起了今天上午和州府其他官员们讨论此事时的情景。其他官员的态度是,作为蛮夷小国,附属于大宋,进贡大宋是必然的,送礼物给州郡领导也是应该的,这也是彰显大宋的国威。曾巩说道:“考虑到他们国家的财力,蛮夷小国未必有多少余产。如此,将会使他们虽具亲附中国之心,而又担心财货不足,望而却步,不利于邦交发展啊!而且,恐怕也会有伤中国的仁义,有悖于皇上对他们的抚育宠幸之意!”州府官员提出:“那怎样彰显我大宋国威呢?”曾巩道:“高丽在各蛮夷中是通晓文学的,很有些知识,可以用恩德感化,难以用武力征服。在隋朝全盛时,隋炀帝三次派大军出征高丽,天下惊动,但是不能使其臣服。到了唐代,凭着太宗的英武,李勣的善战,君臣上下协力东征,亲自督战,还是不能攻下一座城池。所以说,高丽难以用武力征服。我大宋兴起,自建隆以来,高丽从王昭之后六位国王相继来朝贡,派遣来的使者络绎不绝。之后虽受辽贼威胁,而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来,声名与教化传播四方,他们国家听到之后,不畏强敌的非难,不怕大海的阻隔,继续前来进贡。”曾巩缓了一缓,继续说道:“如何彰显我大宋国威?声威与教化,就是国威!‘尚之以义,绥之以仁。’我们中国对待蛮夷,是不可能改变这一方针的。示之以轻财重礼之义,显示我大宋皇帝以德怀远人之意。只要他们国家略有教化,使臣回去后相互传颂,他们必定心悦诚服,仰慕我们大宋的仁义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国威啊!” 


曾巩想起白天的这一番谈论,更加坚定了给皇上写信的决心。于是,当晚他就整理了思路,写了《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上呈皇上。在信中,曾巩向皇上建议:从今以后,高丽使臣来朝贡,沿途送给各州郡知州和通判的礼物,朝廷应该下诏让他们归还。曾巩还说:我这样做,并不是标榜自己的廉洁,而是出于对大宋的邦交考虑和彰显皇上“以德怀远人”的仁义胸襟。 


曾巩的这篇文章,体现了曾巩的儒家思想、廉政情怀。他既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要站在皇帝的角度、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内涵十分丰富,是古代“状”“疏”“表”类文章中的优秀篇章。

转载|抚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