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走进纪念馆 > 制度公示

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2025年)

时间:2021-03-28 15:33:56

 

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是抚州市文广新旅局下属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是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1986年11月建成对外开放。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抚州的重要公共文化窗口,特别是从2016展馆提升改造以来,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提升,在公众服务、教育推广、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藏品管理等方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博事业全面创新与繁荣,提升纪念馆综合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握博物馆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举办高品质展览为主线,以提高博物馆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教育的职能,不断开创文博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引进博物馆专业人才,加大藏品征集力度,丰富馆藏;举办或引进系列公众喜闻乐见的、有影响的高品质展览,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形成完善的博物馆教育、服务体系,争取十四五期间博物馆软硬件建设符合国家级博物馆评估标准,跻身国家级博物馆的行列。

    三、目标实施

以创建国家级博物馆为契机,按照建设省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通过建立完善博物馆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博物馆免费开放正常运行,加强藏品管理,丰富馆藏,策划和引进高质量陈列展览,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式,将博物馆内涵发展、质量建设要求融入博物馆发展目标及各项中心工作中,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实现博物馆事业跨越式发展。

(一)综合管理

1.建立健全博物馆长效发展机制,建立和完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新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和完善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文物征集委员会、展陈委员会建设,建立规范、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提升沟通能力,畅通沟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培训、轮岗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本馆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争取,创先争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本馆人员的政治、文化和道德修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扩大人才引进与培养渠道。通过公开招聘、自主招聘(编外)等形式,引进学历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充实业务知识与技能。树立博物馆“为今人服务,为后人保存”的使命感与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藏品管理

1.摸清家底,完善各类藏品档案,按质地品类建档保管,建立藏品管理系统,加强藏品日常管理工作对新征集文物进行鉴定、建档及入库前消毒杀菌等工作;对已入藏的文物进行日常科学保护与保养工作,严格规范与执行藏品提取、陈列展览等情况的操作规则;对藏品提供和注销严格履行审批和登记制度,及时跟踪藏品的去向。

2.加强文物征集及馆藏文物的定级工作,增加馆藏文物数量,每年有计划性征集一定数量的藏品,包括书籍、当代艺术品等。

3.加强文物藏品技术性保护,对本馆展厅、库房内文物的保存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调控技术及设备研发和应用,建立博物馆保存环境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实现对展厅、重点展柜和文物库房环境质量的监控,从根本上保护好珍贵文物   

(三)陈列展览

1、提升自主策展能力,深化地域文化研究,整合馆藏资源,培养专业策展团队,在规划期内策划不少于10个原创性展览,着力打造精品,扩大影响,力争奖项;制定基本陈列更新计划,依靠本馆力量启动基本陈列大纲更新工作,逐年提高基本陈列展览更新展品比例。

2、一以贯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畅通展览交流渠道,有计划地与国内各大文博单位建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展览交流,规划期间引进展览不少于5个,推出巡回展览不少于5个

(四)社会教育

1.加强讲解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员队伍,加强讲解员、志愿讲解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育人员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信息素养。

2.依托博物馆陈列展览和传统节假日、国际博物馆日等,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打造系列教育服务项目,举办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和互动。

3.积极拓展博物馆宣传教育渠道,加强“馆校”、“馆建设,加强社区巡展,提高讲解服务质量,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

(五)学术研究

深化馆藏研究、历史研究、王安石文化研究等相关研究,积极打造专业化、学术化的博物馆研究团队;配合基本陈列及所有专题展、特别展等,配套出版学术含量高、信息量丰富的展览图录或科读物;鼓励科研成果评奖申报,对各类获奖成果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将科研与日常业务相结合的职称评定标准;加强与高校和社科机构等跨界、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密切联系实际,将学术成果结合博物馆展览、教育等部门业务工作,加强理论应用与实践。

(六)文创开发

以全方位公众服务为出发点,依托临川文化特色和王安石文化资源,加强馆藏资源挖掘、开放和共享,吸引社会力量深度合作,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创品牌;探索新形势下博物馆与公司合作运营新模式,通过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实用的系列文化创意精品;利用本馆官网、微信、全国各类文化博览会及新闻媒体等扩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效应,让具有博物馆特质的文创产品深入人心。

(七)数字化建设

1.在博物馆展览、教育等领域引入新技术,融入数字和互动等新媒体元素,进一步增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2.实现博物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再升级,以新技术助力博物馆智能化管理。

3.通过“互联网+”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加大博物馆虚拟展览和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力度,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推动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博物馆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览体系,满足观众便捷化分众化文化需求。

、保障措施

1、法律保障

以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根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完善博物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文化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2、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管理,合理部门分工,领导班子要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和先关措施落实,大力统筹,加强协调推进。全馆职工要充分认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的目标导向设置年度目标和计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序推动各项重点工作。

3、制度保障

完善博物馆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运行水平,以精细的绩效考核措施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在已有制度体系基础上,继续狠抓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化管理,提高行政执行力。

4、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博物馆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岗位培训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博物馆人才队伍。加强后备人才特别是专技人才的重点培养。结合博物馆项目,统筹安排、培养、使用人才,积极推动以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发展,以人才促进科研项目推进的良性循环。

5、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经费投入,拓宽社会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博物馆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增强预决算管理和各年度经费动态调整,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